时间:2023-06-07 02:26:49 | 浏览:18
夏日里宁静的清晨,夜宿太姥山景区伴山客栈,早早醒来,独自上山走走。昨夜下过一场豪雨,山间飘浮着变幻不定的缕缕白雾,好似仙女在拂动长丝带,把雄峰奇岩装扮得更具神韵。
长净法师 摄
长长的石径向山上延伸着,最后隐入远处灌木丛。山间很静,石径上不见人影,雨后的石径上一尘不染似乎还没有登山者的足迹,然而我却感觉到石径上有一串脚印,在眼前闪现,越来越加清晰,原来那是深深地印在我心中的太姥山记忆。
说来惭愧,作为闽东人,第一次识得太姥山神姿,竟是在福州街头宣传栏的一组照片上,虽然只是几张黑白照片,但九鲤朝天、仙人锯板、一片瓦、太姥云雾、海湾日出等画面,给我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心向往之,急切盼着能亲临其境游览感受一番。
雾中“一片瓦” 周兆祥 摄
不久,我从省电视台回到宁德地区文化局工作,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宁德地区要拍一部反映闽东新风貌的电视片,由我写脚本,请省电视台摄制小组拍摄。为了拍摄太姥山景物与日出,我们一行要夜宿太姥山上。那时太姥山旅游刚刚起步,上山公路正在修建中,景区没有宾馆等旅游配套设施,我们一路步行上山,晚上便住在山顶的电视转播台。
地委发了通知,福鼎县委很重视,县委办公室谢主任亲自安排接待及拍摄相关事宜,这是一位办事极为认真、周到的老同志,他把县委招待所的被褥、食品,连同摄像机等设备,安排挑山工挑上山,同时还带了招待所的厨师跟上山去。我们沿着蜿蜒的小径向上登去,沿途的迷人景色让我们深深陶醉,喝彩不迭!登上山顶到达电视转播台后,虽然满身汗湿,并不觉得累,倒是满心兴奋与快意。
电视转播台 长净法师 摄
刚擦把脸坐下,笑容可掬的厨师便给我们每人端来一大碗人参汤,这是谢主任安排早先到达的厨师特意为我们炖了参汤,说是登山很辛苦喝碗参汤补补气。手捧一碗参汤,摄制组的哥儿们都很感动,电视记者们走南闯北,常见高规格接待,但一碗参汤的关怀,却从未遇过。
我也是第一次被如此善待,后来再也没有过。那几个记者是我在省电视台工作时玩得不错的哥们,能在太姥山上重逢,十分开心,夜幕降临后,我们围坐在山顶上,喝着当时很有名的福鼎本地产“闽东啤酒”,佐以厨师特意做的风味小菜,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长净法师 摄
大家都说,就冲这碗参汤,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拍好片子。也不知是否参汤起了效果,我们玩到半夜全无倦意与睡意,大家站立山顶仰天长啸,群山长久回应着我们的呼喊,仿佛山野之间只有我们这一伙人,那一刻真有“问沧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
第二天一早天没亮,我们便起来,架好摄像机,等着旭日露头,拍下了十分精彩的日出与晨雾画面。记者们工作很用心,电视片拍得十分出彩。当年省电视台只有一套节目,各地、县都没有电视台,电视片播出后收视率高,反响很好。
太姥金光照 刘自得 摄
地委领导很高兴,专门找我谈及此事,我重点汇报了夜宿太姥山的情况,特意说了一碗参汤让记者们感动不已的细节,地委领导对谢主任的细心安排也颇为赞许。不久我到福鼎出差,遇见谢主任,他热情拉着我的手说,接待摄制组是他们份内事,竟然会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特别是一碗参汤这样的小事。我真诚地对谢主任再表感谢,内心深处钦佩他独到的处事方式,比之满桌名贵的山珍海味与洋酒佳酿,一碗参汤似乎微不足道,但这种暖心关爱的细节,却让人深为感动,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啊。
太姥夜色 施永平 摄
不久,我第二次上太姥山,在山上住了三天。那时福鼎诗人薛君担任县旅游局长,在太姥山上举办了一期文学笔会,组织二十多位福鼎本地作者上山,我和《闽东报》文艺副刊编辑应邀参加。那时公路已通到半山,但路面狭窄且坎坷不平,很难行走。
山上仍然没有一处宾馆等建筑设施,县旅游局在葫芦洞口搭盖了一排小木屋,全部是木板钉成,每间小屋内有一张木桩架起的木板床,加一个木板搭成的桌子与凳子,除此别无长物,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了。餐厅、浴室、厕所也是木板搭的,洗浴要自己提一桶热水去。这是我参加所有采风活动或笔会时住宿最简易的一次,但在薛君的精心安排下,房间很干净,被褥清洁、干爽,专门请来的厨师做的菜味道特好。
葫芦洞
开会时,我们围聚着餐厅的大木桌,讨论青年作者的作品,一起探讨如何把作品改好,那气氛就如杯中山泉泡的白茶一般清醇。游览太姥山时,薛君特意请来头号男导游,一路生动的讲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夜幕降临,大伙踏着月光,到住处附近的石径上随意走着,或坐于山石上,敞开心怀交流着文学与人生,感受着山风轻拂的自然神韵,感觉真好。虽然住宿最为简易,却给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记忆。后来多次参加笔会或采风活动,都是星级酒店高档食宿,但却没有太姥山上这次笔会那样难忘的记忆。
太姥夜色 黄雨鑫 摄
1990年春天,我参加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创作组又一次上太姥山。创作组请了一批外地词曲名家到闽东采风,也有五位闽东本地词曲作家参加。创作组在沿海几个县转了一圈,最后上太姥山。
那时山上不具备住宿条件,只安排半山那简易的木板房里吃顿午饭,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是地委书记提议并主持拍摄的,创作组又有全国著名的词曲作家,县里对接待很重视,专门从县城请了名厨师上山来掌勺,从酒楼运来成套很漂亮的餐具,又从县委招待所调来几个美女服务员为客人端茶、上菜、递毛巾什么的,木板房里外打扫的干干净净,许多海鲜都是刚从山下的秦屿海边运来的。当日天气晴好,山上风景迷人,满桌美味海鲜,美女热情服务,堪称“四美俱”,创作组词曲作家们都很兴奋,频频举杯抒怀,半山木板房中的午餐,成为采风活动的高潮。
福鼎海鲜
此后,太姥山的旅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山中先后兴建了玉湖宾馆、电信宾馆等一批标准旅游酒店,进山公路也不断拓宽提级,山间新修了木栈道与登山石级。那些年我多次上太姥山,或开会或陪领导客人,也多次住在山中,虽然每一回登临太姥山都会有美好的新感觉,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采风笔会那几次,套用郁达夫诗句“江山也要文人捧”,我以为“游山最忆文友伴”。
木栈道
前年,我参加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的走进太姥山景区采风,在山上玉湖宾馆住了三个晚上。全省各地30多名作家参加采风活动,其中有省城来的老领导、老作家。每天晚饭后在山间散步时,听他们讲述历史往事,或请教一些问题,一路山风吹拂,让人神清气爽。
这次采风食宿都安排在玉湖宾馆,每天接待方都从山下加送几样福鼎特色小吃上山,让大家品尝,福鼎美食名闻遐迩,在远离闹市区的太姥山上,每餐能品尝到各种花样的特色美食,这一安排让大伙都为之点赞。这是负责采风接待事宜的福鼎作家白君特意安排的,这一细节可见其心思灵动与细致。这与当年县委办谢主任的一碗参汤、薛君在简易木板办笔会的用心安排,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靠多花钱,甚至是在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把事情办得如此出彩,靠的是可贵的热心、用心与智心。这正是善良质朴的闽东之光的生动体现。
福鼎特色小吃
一阵山风拂过,林涛顿起,团团白雾飘浮而来,罩住了山间一切,身处云雾之中,我的心思却变得异常灵动,脑海中闪现的都是太姥山与白茶的画面。
长净法师 摄
从太姥娘娘采白茶治病济世,到太姥山鸿雪洞绿雪芽白茶母树,初访太姥山夜宿山顶的一碗参汤,木屋笔会的温馨往事,住在山上品尝特色美食-----从记忆中的一串脚印,联想到了一个个当地友人,也许是太姥山的灵气与白茶的香韵,滋养了这一方人的灵性,从细微处见精神,不断追求创新,将太姥山与白茶的文章抒写得如此出彩!
“幸福福鼎”编辑部
来源:太姥山旅游
文:孔屏
图:长净法师 周兆祥 刘自得 施永平 黄雨鑫 幸福福鼎图库
“姥”字常读音是lǎo。此音第一个义项是外祖母。第二个义项是用于地名。如:安徽省歙县城东华屏山有仙姥峰、仙姥谷;江西省宜昌市邓村乡有大姥岭;越南中部承天顺化省省会顺化西郊有灵姥寺,又名天姥寺(大门为书法汉字,当地导游,称“灵lǎo寺”)。另
以往登太姥山,总是随着人流踏上经典的主步游道。值此天清景明,一行人从夫妻峰广场出发经楞伽宝塔、国兴寺和龙潭湖后,看到一景区牌提示——通往北天门岭的路遥远且陡峭,不适宜一般游客。不禁勾起同行六人的兴趣。李步登 摄吴倩雯 摄同行向导告诉我们,这
11月15日,中国足球重量级元老韩重德、原国家队队长马明宇等前国脚走进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各景点,赏山海美景,寻白茶之源。太姥山的美景令众人叹为观止,大家纷纷赞叹不已。一时间,太姥山再次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马明宇参加首届“福鼎白茶杯”中国足球冠
在太姥山脚下你能看到这样一支队伍红马甲、红帽子、手持宣传单游走于太姥山镇的大街小巷为建设“平安太姥山”贡献自己微薄之力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太姥邻嫂”群防群治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是践行新时期“枫桥”
在中国十大名山中,位于福建福鼎的太姥山排不上号,但该山依然是国家5A级景区,名副其实的顶级游览胜地。太姥山素有“海上仙都”、世界地质公园之称,是中外嘉宾游山玩水时“游山”的好去处。游太姥山,首先是欣赏气势磅礴、直插云霄、形态各异的怪石。这是
太姥山不仅是一座白茶山,而且还是一座白茶始祖的山。说这话是需要底气的,底气就是尧帝时代的女神太姥娘娘手植的那株绿雪芽。上古时期的茶树,无疑是迄今最古老的茶树。李步登 摄太姥山最初并不叫太姥山,叫才山,一个丝毫不吸引眼球的山名。相传尧帝时期,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桃李春风好光景,适宜出门走走。诗仙李太白,用今日的话说,是个活跃的驴友,足迹遍布大好山川。自出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浪迹天涯,留下的诗篇,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到过江南,
第72期:《名家说太姥 第四期》我们讲述自己的民情风俗我们歌咏身边的风雅诗意太姥之声,福鼎人自己的声音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福鼎太姥之声节目。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画家马树霞老先生60年画太姥山的故事。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朋友
主流媒体采风活动。罗一鸣 摄东南网9月21日讯(本网记者 陈佳丽 文)为期4天的“海上仙都·自在太姥”全国手机摄影网络大赛采风活动于20日在福建福鼎市太姥山圆满落幕。来自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东南网等十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组
福建 福鼎 市境内有一座名山,绝壁摩空,奇峰插汉,怪石嵯峨,形胜令人称绝,它的名字叫做“太姥山”。相传古时,太姥山脚下有人染上当时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太姥娘娘为治好这些人。特别种下白茶,最后,白茶治好了这些人。而白茶也被后人世代传承,最原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茅盾题“太姥山”太姥(mǔ,母)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闽浙交界处的宁德福鼎市(县级)。太姥山雄峙于东海之滨,山海相依、傲岸秀拔,有“山海大观”、“海上仙都”之美誉。景色虽奇美,也难
作者:习习山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是高于人类、让人需仰望的磅礴事物,是秘密,是时间,是哲学。6月,从西北向东南,穿越中国的大半个版图。飞机起飞后和快落地时,目不转睛地鸟瞰窗外,强烈的对比前呼后应,一头是堆绣般干涸的荒山秃岭,一头是温润浩荡的青
一叶知秋,一夜寒凉它是岁月里的温润与美丽也是繁华尽处的殷实与坦然人活到极致亦知秋“海上仙都” 太姥山的秋是标准的南国的秋山色锦绣美如画风轻草凉人悠游在秋高气爽的时节跟随小编一起走进今天的“主角”太姥山——龙潭湖龙潭湖建于1999年,湖面30
太姥山太姥山景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有着“海上仙都”之美誉,是一个以花岗岩山峰和洞穴为主要特征的景区。位于闽浙边境,交通便利,不管是浙江南下还是从福州北上,都非常方便。自驾游:G15高速公路(又称沈海线、同三线)
近日,太姥山景区太姥洋村口至玉湖宾馆道路“白改黑”改造工程开始施工,预计年前建成通车。该项目的动工,也正式开启2022年太姥山景区提升的序幕。据悉,太姥洋至玉湖宾馆道路原为乡道Y975秦太公路,自2001年建成通车至今已达20年,道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