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9:13:56 | 浏览:5
三次上太姥,感受各不同。第一次是同事携游,匆匆而过,犹如走马观花;第二次是同学聚会,意不在山高水长,在乎青春的记忆;这第三次是同道采风,文旅结合,各抒情怀。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同伴不同,心境也不同;年龄阅历不同,所得更是不同。
刘学斌 摄
初夏凌晨的太姥山是湿漉漉的。晨曦透过森林,斑驳疏影清清浅浅光怪陆离。翠鸟在林中自在地逍遥,曙光中一声声长情告白,亦或长吁短叹,让经历了一夜沉静的幽幽大山恢复了第一缕生气。独行在森林中湿漉漉的木栈道,踩着一地夜风零雨打落的花瓣,宛若轻飘飘地飞向仙境殿堂。
凝神谛听鸟语,呼吸花香,感受空灵,任思绪随晨风飘荡。冷不防枝头偶尔滴下的雨珠打在额头,一激灵,有了诗兴大发要引吭高歌的灵感。登山俯视,霞光万道,云海在晨风中如万马奔腾,在凌乱光影中,整个身心也仿佛融入静静的大山,那种感觉实在无法自拔,岂止是“一览众山小”,简直是“山登绝顶我为峰”了!
张建国 摄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出了太姥山神奇的象形巨石,云雾缭绕中,移步换景,无不活灵活现。
那萨公岭365级台阶,有多少文人墨客、贩夫走卒踏过?那一块巨大石板,仙人已经锯了多少个年头?那只万年金龟,怎么总是爬不上绝壁?猫和老鼠是否只是在游戏人生,逗你玩?又是何方神仙劈去半块风动石,只剩下另一半在风中招摇?瀑布岩又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风雨侵蚀,才形成如此景观?充满阳刚之气的擎天一柱,又是怎样的傲视群雄,独孤求败?
天柱峰
金龟爬壁
那建于唐乾符年间的国兴寺,当年又是何等鼎盛?偌大空旷的遗址,横七竖八的残柱和石槽、柱础,在一片荒草中令人倍感岁月沧桑,人间无奈。“废址尚存传胜迹,残碑差可纪前因”呐!……只有那一对永远沉默的夫妻石,在薄雾浓云遮掩中依然甜蜜地依偎着缠绵,演绎着亘古不变的爱情故事。
国兴寺
夫妻峰 李步登 摄
一众采风作家们的身心也是湿漉漉的。早餐后,随众再次登山。闽浙两省30多位作家兴致勃勃,男女老少齐出动。一路攀登,本土文史专家一路解说,由此对太姥山文化有了更直观感受和深刻了解。一路趣味横生,更是消除了跋涉的劳顿。虽然汗流浃背,浑身湿漉漉,但坐“望海亭”里小憩片刻,一阵微风拂过,顿觉全身上下通透凉爽。都说“海气千年拥太姥”,如此净化,不成仙也得道了。在一片瓦茶室,几位作家围坐一圈,听俗家女弟子一番茶经,研读一遍《白茶赋》,品茗一阵白茶香,也是实实在在的解谜、消渴。
太姥山文学采风 缪起旺 摄
夜幕降临,大地沉睡。酒后微酣,干涸的心也湿漉起来,撩起了沉睡的青春活力。饮茶、题字、吟诗,各展才华。把对太姥山的赞美,浓缩在只语片言。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汤养宗先生打头阵,以浑厚而中气十足的嗓音诵读了新作《太姥山》,他说:“太姥山,是领导天下石头的一座山。”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作家们也心潮翻滚、不甘示弱,纷纷拿出得意之作与大家分享。一时间,慷慨激扬的诵读声此落彼起,热烈非凡,这夜来读诗以降暑,无风也清凉。
太姥山的白茶更是湿漉漉的。面临东海的太姥山,被誉为“海上仙都”,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白茶生长。海雾山岚淫润,可谓“摄日月之精华,纳天地之正气。”使得白茶树茎脉健壮,叶片如碧玉光亮、油润、湿滑。
太姥山荒野茶树 付明峰 摄
无论是“绿雪芽”茶庄园太姥书院的“申时茶会”,还是大荒茶业的夜色茶叙——“诗茶会”,都把地方文化深深地植入太姥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赋予了新的恒久的灵气。采风活动主办方闽东日报社和太姥山管委会,还在大荒荒野老树白茶园设立“白茶山”文创基地。
“白茶山”文创基地揭牌 缪起旺 摄
傍晚时分的一场暴雨,把茶园清洗得整洁碧绿,一尘不染。一场别开生面的“申时茶会”在书院举行,这是根据唐代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所编创:“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净手更衣,闭目静坐,在悦耳动听的轻音乐中,一股氤氲清香的茶气扑鼻而来,茶姑娘的轻声细语把我们带到飘飘欲仙的境界。安妮宝贝在《素年锦时》中写道:“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苦酒折柳今相离,无风无月也无你。”何尝不是如此?在喧嚣的尘世,难得有这般片刻静谧。虽然茶会主题是——遇见自己,但此时此刻,已经身体清静,心境淡然,了无牵挂,早已物我两忘了。
福鼎白茶 刘超超 摄
苏东坡《观潮》诗曰:“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历尽宦海沉浮,诗人顿悟一切都不过如此而已。有豁达,也有悲观。遥看巍巍太姥,满目葱葱山河。虽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看人生匆匆,谁又不被如此多娇江山所迷醉?
陈晓东 摄
风过太姥云也退,雨打白尖茶更新。晨风朝雾暮雨沐浴下的太姥山,无时不刻都是那么清新脱俗,浸润着太姥娘娘的恩泽,湿漉漉又带着一丝柔柔的清凉与脉脉的温情,带着一片浓浓的痴心与深深的祝福。
来源:太姥山旅游
文:阮以敏
图:刘学斌 张建国 付明峰 缪起旺 李步登 刘超超 陈晓东 幸福福鼎图库
“姥”字常读音是lǎo。此音第一个义项是外祖母。第二个义项是用于地名。如:安徽省歙县城东华屏山有仙姥峰、仙姥谷;江西省宜昌市邓村乡有大姥岭;越南中部承天顺化省省会顺化西郊有灵姥寺,又名天姥寺(大门为书法汉字,当地导游,称“灵lǎo寺”)。另
以往登太姥山,总是随着人流踏上经典的主步游道。值此天清景明,一行人从夫妻峰广场出发经楞伽宝塔、国兴寺和龙潭湖后,看到一景区牌提示——通往北天门岭的路遥远且陡峭,不适宜一般游客。不禁勾起同行六人的兴趣。李步登 摄吴倩雯 摄同行向导告诉我们,这
11月15日,中国足球重量级元老韩重德、原国家队队长马明宇等前国脚走进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各景点,赏山海美景,寻白茶之源。太姥山的美景令众人叹为观止,大家纷纷赞叹不已。一时间,太姥山再次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马明宇参加首届“福鼎白茶杯”中国足球冠
在太姥山脚下你能看到这样一支队伍红马甲、红帽子、手持宣传单游走于太姥山镇的大街小巷为建设“平安太姥山”贡献自己微薄之力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太姥邻嫂”群防群治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是践行新时期“枫桥”
在中国十大名山中,位于福建福鼎的太姥山排不上号,但该山依然是国家5A级景区,名副其实的顶级游览胜地。太姥山素有“海上仙都”、世界地质公园之称,是中外嘉宾游山玩水时“游山”的好去处。游太姥山,首先是欣赏气势磅礴、直插云霄、形态各异的怪石。这是
太姥山不仅是一座白茶山,而且还是一座白茶始祖的山。说这话是需要底气的,底气就是尧帝时代的女神太姥娘娘手植的那株绿雪芽。上古时期的茶树,无疑是迄今最古老的茶树。李步登 摄太姥山最初并不叫太姥山,叫才山,一个丝毫不吸引眼球的山名。相传尧帝时期,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桃李春风好光景,适宜出门走走。诗仙李太白,用今日的话说,是个活跃的驴友,足迹遍布大好山川。自出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浪迹天涯,留下的诗篇,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到过江南,
第72期:《名家说太姥 第四期》我们讲述自己的民情风俗我们歌咏身边的风雅诗意太姥之声,福鼎人自己的声音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福鼎太姥之声节目。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画家马树霞老先生60年画太姥山的故事。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朋友
主流媒体采风活动。罗一鸣 摄东南网9月21日讯(本网记者 陈佳丽 文)为期4天的“海上仙都·自在太姥”全国手机摄影网络大赛采风活动于20日在福建福鼎市太姥山圆满落幕。来自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东南网等十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组
福建 福鼎 市境内有一座名山,绝壁摩空,奇峰插汉,怪石嵯峨,形胜令人称绝,它的名字叫做“太姥山”。相传古时,太姥山脚下有人染上当时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太姥娘娘为治好这些人。特别种下白茶,最后,白茶治好了这些人。而白茶也被后人世代传承,最原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茅盾题“太姥山”太姥(mǔ,母)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闽浙交界处的宁德福鼎市(县级)。太姥山雄峙于东海之滨,山海相依、傲岸秀拔,有“山海大观”、“海上仙都”之美誉。景色虽奇美,也难
作者:习习山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是高于人类、让人需仰望的磅礴事物,是秘密,是时间,是哲学。6月,从西北向东南,穿越中国的大半个版图。飞机起飞后和快落地时,目不转睛地鸟瞰窗外,强烈的对比前呼后应,一头是堆绣般干涸的荒山秃岭,一头是温润浩荡的青
一叶知秋,一夜寒凉它是岁月里的温润与美丽也是繁华尽处的殷实与坦然人活到极致亦知秋“海上仙都” 太姥山的秋是标准的南国的秋山色锦绣美如画风轻草凉人悠游在秋高气爽的时节跟随小编一起走进今天的“主角”太姥山——龙潭湖龙潭湖建于1999年,湖面30
太姥山太姥山景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有着“海上仙都”之美誉,是一个以花岗岩山峰和洞穴为主要特征的景区。位于闽浙边境,交通便利,不管是浙江南下还是从福州北上,都非常方便。自驾游:G15高速公路(又称沈海线、同三线)
近日,太姥山景区太姥洋村口至玉湖宾馆道路“白改黑”改造工程开始施工,预计年前建成通车。该项目的动工,也正式开启2022年太姥山景区提升的序幕。据悉,太姥洋至玉湖宾馆道路原为乡道Y975秦太公路,自2001年建成通车至今已达20年,道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