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白荣敏 | 难将沧海泪,流作故乡云:陈名夏的太姥山诗

时间:2023-06-12 16:39:42 | 浏览:6

陈名夏画像 来源:百度百科陈名夏(1601-1654),字百史,号芝山,江南溧阳(今属江苏常州)人。著名文学家、诗人,复社名士。崇祯十六年(1643)廷试第三名,官翰林修撰,兼户、兵二科都给事中。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与许多在京士大夫一起投降李

陈名夏画像 来源:百度百科

陈名夏(1601-1654),字百史,号芝山,江南溧阳(今属江苏常州)人。著名文学家、诗人,复社名士。崇祯十六年(1643)廷试第三名,官翰林修撰,兼户、兵二科都给事中。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与许多在京士大夫一起投降李自成的大顺朝。后乘乱南奔, 途中又被南明弘光朝列“从逆”一案而被迫北逃。清顺治二年(1645)降清,以保定巡抚王文奎推荐,复原官,擢吏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累仕至吏部尚书,弘文院大学士兼太子太保,权倾一时。曾因党附多尔衮、谭泰,被参劾、申诫。顺治十一年(1654),以倡言“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及结党舞弊等事,被议罪处绞刑。

陈名夏身仕两朝,位居要职,熟悉两朝典章制度,是清初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也是清初贰臣诗人中极具特色的一位,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他“能文章,好交游,为诸生时,已名重天下”(卷十一“人物志·宦绩·陈名夏”),著有《石云居文集》十五卷、《石云居诗集》七卷问世。

读其《石云居诗集》,有十多首诗歌涉及福建太姥山,可见其与太姥山的因缘际会。考陈名夏来太姥山,时间在崇祯甲申年(1644)秋冬。

那一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听到消息,陈名夏也选择自缢,却为其妾所救,便与同年榜眼宋之绳、挚友方以智等商谋南逃之事。但不巧南逃之谋暴露,被李自成的部下所执,迫于无奈投降大顺政权。五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弃京西奔,大明亡臣迷惘恐慌,陈名夏于慌乱之中南逃,意欲投奔福王朱由崧,不料福王于南京登皇帝位建立弘光政权后下令缉捕投降李自成的官员,陈名夏在列名单之中,于是又由南转北继续逃亡之路,其间辗转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福宁及太姥山即是他漫漫逃亡路上的一站,因此此间所写诗歌多悲怆、感伤之语。

陈名夏的太姥山诗,按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本文暂且把它们称作“纪游诗”和“交游诗”。纪游诗有《山石峭起成帷,宽广亩余,有隙可入,塞以石,成桃源矣》《祈梦堂》《摩霄岭》《方中丞生祠在太姥山》《太姥向山呼之有三应声》《太姥山多奇峰》等;交游诗如《太姥山送袁雅儒》《太姥山下遇方密之,怆然别去》《太姥山下风沙篇,别方密之北行》《遇方密之于太姥山下,赠予金》等。

太姥奇峰(油画) 韩安民 作

我们先说纪游诗。有一首《山石峭起成帷,宽广亩余,有隙可入,塞以石,成桃源矣》,诗题文字较长,描述了他在太姥山所见:山石峭壁伸展成一张巨大的帷幕,但有裂隙可以钻入,中间还有石头堵塞,人进其中则别有洞天,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诗曰:

不信桃源路,渔人便可寻。

我来登太姥,忽又得嘉林。

鸟怪峰头语,花流石上心。

利名多捷径,到此更幽深。

不管是诗题还是诗歌本身,都写出了太姥山独具特色的峰石、洞道。熟悉太姥山景观特点的人都知道,太姥山险峰奇石峥嵘峭拔,簇拥成阵,随处又有裂开的裂隙和高处石头坠落堆叠而成的裂隙洞和叠石洞,有时洞洞相连,深不可测,而有时钻过一洞则遇山谷,山谷中泉清木秀,鸟语花香,的确令人有忽入桃源之感。一切景语皆情语,颠沛流离境况下的陈名夏,遇到此等别有洞天、幽深可人之境,自然喜爱有加。再看这首《太姥山多奇峰》:

太姥山高天可扪,摩霄吸露探云根。

石崖问答老僧言,海风吹立叠嶂尊。

爱观扶桑拥飞弹,翩翩披发游天门。

太姥奇峰(国画) 张国兴 作

诗中“摩霄”为摩霄峰,“天门”为上摩霄峰的山岭之一天门岭,此部位为太姥山的高处,这里山峰耸峙,巍峨挺拔,且面临东海,云雨无常,还是看海上日出的好去处,故诗人“披发游天门”、“观扶桑”;诗人笔力不凡,一句“石崖问答老僧言,海风吹立叠嶂尊”写出太姥峰石的“奇”,奇峰肖人肖物,有声音,有动态,一联呈现一节生动的动漫影音。估计诗人十分欣赏摩霄峰,也许在此盘桓流连不忍离去,故又有《摩霄岭》二首:

其一:

上视星辰直,下临溟渤深。

半山作风雨,总不到吾林。

其二

紫海来朝旭,红林下夕禽。

仙人多拔宅,飞住此山深。

梦堂也在摩霄峰顶,诗人还写了一首《祈梦堂》:

传道唐天姥,飞灵结海山。

如何占吉梦,犹似落人间。

陈名夏《石云居诗集》书影

以上三首均为五言绝句,诗短小精悍,诗境也简单明了,“星辰”“仙人”“飞灵”等等意象,寄托诗人向往超尘清净境界,想脱离现时困苦的愿望。写景诗还有两首,一首《太姥向山呼之有三应声》:

海风吹立乳云生,窈窕空山老石鸣。

不信能传天上语,如何呼便应三声。

另一首《方中丞生祠在太姥山》:

荒路围文石,垂岩倚绛颜。

桐城方叔壮,香火福宁山。

三声应对面的九鲤朝天峰(资料图片)

三声应在今九鲤亭处,站在回音廊,向着对面的九鲤朝天峰,急促一呼,可听到三次回音,所以叫三声应,也叫回音谷,方中丞生祠在太姥山的具体位置已无从考察,这两首诗放在一处讲,我想说的是它们与一对父子有关,这对父子就是方孔昭和方以智。

先说方以智。方以智(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曾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在发愤著述的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清康熙十年(1671年)三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头殉国。学术上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方以智画像(来源:百度百科)

方以智有家学渊源,父亲方孔炤(1590—1655年),号仁植,易学家,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使,巡抚湖广。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底,由四川嘉定知州转调福建福宁知州,任上有德政,清乾隆《福宁府志》记载他“始至,建学宫,开玉带池,竖中天坊、敬一亭,复龙光塔。甫二年,以员外郎迁去,士民建祠立石,曰:思乐亭”。(《福宁府志》卷十七“秩官志·循吏”)

方孔炤与时任福宁治兵使者熊明遇交好,二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登治域之内的太姥山,爬山时方孔炤带着年幼的儿子方以智,使方以智对太姥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他后来成为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后,所写《物理小识》一书还有专门介绍太姥山“声异”现象的一段文字,以探究太姥山七声应声音传播的奥秘。所以笔者断定陈名夏《太姥向山呼之有三应声》一诗与方以智有关并非没有根据,最大的可能就是,陈名夏来太姥山时,遇好友方以智也在太姥山,于是从小就熟悉太姥山的方以智就做起了陈名夏的向导,自然,同时又是科学家的方以智少不了会向陈名夏重点介绍“三声应”“七声应”等相关景点。

而《方中丞生祠在太姥山》一诗所称“方中丞”正是方以智的父亲方孔昭。这首诗对我们研究方孔昭与太姥山的关系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前文所引乾隆《福宁府志》所载方孔昭小传中“士民建祠立石,曰思乐亭”之亭,估计在州城,而太姥山还有方孔昭的生祠,可见方孔昭和太姥山之间关系的特殊。

我们再回到陈名夏与方以智,陈名夏《石云居诗集》中有3首诗写到这次在太姥山与方以智的相遇,一是《遇方密之于太姥山下,赠予金》:

龙眠方子独身走,山下遇之真不偶。

天涯儿女仍在否,不能相问踌躇久。

方子出金置袖中,万里相思看北斗。

二是《太姥山下遇方密之,怆然别去》:

世乱藏身行路难,高飞黄雀泣秋残。

名山僧隐观沧海,荒谷人来着白冠。

婚嫁不知何日近,流离相见此时寒。

天风野烧如砧急,吹断裁云千万端。

三是《太姥山下风沙篇,别方密之北行》

海上悲风沙作堆,荒荒遇子颜为开。

畏人不及言儿女,亡命何由居草莱。

发犹上指须半白,但愿求方煮白石。

煮石不得求金难,一时执手当岁夕。

太姥云雾 李步登 摄

陈名夏与方以智定交较早,在明朝时即为挚友, 两人同为复社中人,有许多共同的朋友,相互结识。崇祯六年(1633年),23岁的方以智就给陈名夏的诗集作序,陈名夏对方以智的诗文也很欣赏,可见两人之性情相投、惺惺相惜。二人不但是挚友,又是儿女亲家, 方以智次子方中通是陈名夏的女婿。可能是由于婚姻关系的影响,入清之后,作为贰臣的陈名夏能够仍然与桐城方家保持较密切的联系。

在变故之中,二人也曾患难与共,如上文讲到,李自成攻克北京之后,两人还在一起商量决定乘乱南逃,而且南逃之中,二人又同时被定入“从逆案”。陈名夏“七月自负铺被,从长兴合溪岭别项煜走宁国。 ……又走衢之龙游,匿袁雅儒所。已露端,则走处州王□山中。于大姥山值桐城方以智,得赠金……”(谈迁:《北游录》“纪闻下·陈名夏”。)

方以智在“从逆案”中定罪较陈名夏为轻,因而出走较晚。他于九月离家,流亡浙南天台、雁荡诸山,深秋抵福建太姥山,遇陈名夏。两人挚友至戚,在太姥山不期而遇,患难相逢,感慨良多。以上三首诗即为这次相遇时陈名夏所作。《遇方密之于太姥山下,赠予金》,写两人在太姥山不期而遇, 患难相逢, 方以智赠金陈名夏给予帮助。诗中除有感于世事艰难之外, 还充满了深厚友情。《太姥山下遇方密之,怆然别去》则一方面感慨个人的身世际遇, 另一方面又谈到了对儿女婚嫁之事的操心,足见两人关系之亲密。

陈名夏获赠金后,得以继续北上逃亡,后在保定巡抚王文奎的举荐之下于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正式入仕清朝。方以智离开太姥山后则是南下,于是年冬天抵广州,开始了他在岭南的流亡生活。太姥山下之分手,从此两人各自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为贰臣,一为遗民,并且两人也许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分别竟然是生离死别,可叹!

《石云居诗集》中还有一首《太姥山送袁雅儒》:

千里君从我,三秋我送君。

难将沧海泪,流作故乡云。

觅客通风俗,依僧避见闻。

何时天下士,谈笑解吾纷。

袁雅儒,浙江龙游人,有资料显示,袁家和陈家是世交。上文所引谈迁《北游录》所记陈名夏南逃到了衢州的龙游,藏在袁雅儒家,弘光朝抓捕“从逆”人员,陈名夏难以在龙游继续躲避下去,袁雅儒剑斫庭中梧桐树,慷慨立誓,抛下八旬老母、怀抱不足四个月大幼子的妻子与年仅十五岁并正患病的小妾,毅然与陈名夏共同亡命天涯,可见袁雅儒是一位真正的义士。他们先是南下,度越天台岭,辗转入闽,来到太姥山。

太姥山“相逢林下”石刻 (资料图片)

陈名夏与袁雅儒的交谊深厚,《石云居诗集》还有多首诗为袁雅儒所写,因与本题无关,且按下不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他们遭遇困厄之时为什么都会来到太姥山?如果说方以智南逃躲避在太姥山是因为此地曾是其父亲的任职之地,有甘棠遗爱,但陈名夏来到太姥山,我们只能理解为冥冥之中的安排了;联想当年与方以智父亲方孔昭同时任职福宁州的熊明遇,也是在朝廷得罪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而外放到此;其实纵览古今太姥诗文,我们会发现,太姥山对于那些不得意的文人士大夫,还真是一个庇护身体、安抚心灵的好地方!

参考资料:

陈名夏:《石云居诗集》;

赵尔巽:《清史稿》“传”;

李拔:《乾隆福宁府志》,光绪六年(1880)刊本;

史炳等:《嘉庆溧阳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

谈迁:《北游录》;

李仪:《陈名夏及其诗歌创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4月;

张升:《论陈名夏与方以智的交往》,《安徽史学》2000年第2期;

李仁:《陈名夏与袁雅如》,《太姥诗词》总第10期,2016年12月;

相关资讯

太姥山•天姥山•彭姥岭•天姥峰•姥山岛•姥桥镇

“姥”字常读音是lǎo。此音第一个义项是外祖母。第二个义项是用于地名。如:安徽省歙县城东华屏山有仙姥峰、仙姥谷;江西省宜昌市邓村乡有大姥岭;越南中部承天顺化省省会顺化西郊有灵姥寺,又名天姥寺(大门为书法汉字,当地导游,称“灵lǎo寺”)。另

都把美美的太姥山走透了吗?这次带你探索太姥山别样的路

以往登太姥山,总是随着人流踏上经典的主步游道。值此天清景明,一行人从夫妻峰广场出发经楞伽宝塔、国兴寺和龙潭湖后,看到一景区牌提示——通往北天门岭的路遥远且陡峭,不适宜一般游客。不禁勾起同行六人的兴趣。李步登 摄吴倩雯 摄同行向导告诉我们,这

群星闪耀太姥山~这些年来过太姥山的明星们!

11月15日,中国足球重量级元老韩重德、原国家队队长马明宇等前国脚走进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各景点,赏山海美景,寻白茶之源。太姥山的美景令众人叹为观止,大家纷纷赞叹不已。一时间,太姥山再次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马明宇参加首届“福鼎白茶杯”中国足球冠

福建宁德福鼎市太姥山镇太姥山下,她们是街头巷尾的一抹“文明阳光”

在太姥山脚下你能看到这样一支队伍红马甲、红帽子、手持宣传单游走于太姥山镇的大街小巷为建设“平安太姥山”贡献自己微薄之力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太姥邻嫂”群防群治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是践行新时期“枫桥”

情系太姥山、圆梦太姥山

在中国十大名山中,位于福建福鼎的太姥山排不上号,但该山依然是国家5A级景区,名副其实的顶级游览胜地。太姥山素有“海上仙都”、世界地质公园之称,是中外嘉宾游山玩水时“游山”的好去处。游太姥山,首先是欣赏气势磅礴、直插云霄、形态各异的怪石。这是

福鼎:太姥山•白茶山 | 缪华:太姥种茶

太姥山不仅是一座白茶山,而且还是一座白茶始祖的山。说这话是需要底气的,底气就是尧帝时代的女神太姥娘娘手植的那株绿雪芽。上古时期的茶树,无疑是迄今最古老的茶树。李步登 摄太姥山最初并不叫太姥山,叫才山,一个丝毫不吸引眼球的山名。相传尧帝时期,

并不是所有自称太姥白毫银针的白茶,都真的来自太姥山!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桃李春风好光景,适宜出门走走。诗仙李太白,用今日的话说,是个活跃的驴友,足迹遍布大好山川。自出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浪迹天涯,留下的诗篇,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到过江南,

太姥之声从黑白到彩色,他拍了32年的太姥山

第72期:《名家说太姥 第四期》我们讲述自己的民情风俗我们歌咏身边的风雅诗意太姥之声,福鼎人自己的声音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福鼎太姥之声节目。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画家马树霞老先生60年画太姥山的故事。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朋友

“海上仙都·自在太姥”——主流媒体采风展太姥山无限魅力

主流媒体采风活动。罗一鸣 摄东南网9月21日讯(本网记者 陈佳丽 文)为期4天的“海上仙都·自在太姥”全国手机摄影网络大赛采风活动于20日在福建福鼎市太姥山圆满落幕。来自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东南网等十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组

“天下白茶、源于太姥”,在太姥山寻找茶中之王

福建 福鼎 市境内有一座名山,绝壁摩空,奇峰插汉,怪石嵯峨,形胜令人称绝,它的名字叫做“太姥山”。相传古时,太姥山脚下有人染上当时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太姥娘娘为治好这些人。特别种下白茶,最后,白茶治好了这些人。而白茶也被后人世代传承,最原

太姥归来不钻洞,福建名山太姥山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茅盾题“太姥山”太姥(mǔ,母)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闽浙交界处的宁德福鼎市(县级)。太姥山雄峙于东海之滨,山海相依、傲岸秀拔,有“山海大观”、“海上仙都”之美誉。景色虽奇美,也难

众里品读太姥山

作者:习习山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是高于人类、让人需仰望的磅礴事物,是秘密,是时间,是哲学。6月,从西北向东南,穿越中国的大半个版图。飞机起飞后和快落地时,目不转睛地鸟瞰窗外,强烈的对比前呼后应,一头是堆绣般干涸的荒山秃岭,一头是温润浩荡的青

太姥山的浪漫景点→

一叶知秋,一夜寒凉它是岁月里的温润与美丽也是繁华尽处的殷实与坦然人活到极致亦知秋“海上仙都” 太姥山的秋是标准的南国的秋山色锦绣美如画风轻草凉人悠游在秋高气爽的时节跟随小编一起走进今天的“主角”太姥山——龙潭湖龙潭湖建于1999年,湖面30

藏在东海之滨的“海上仙都”,你来过吗?太姥山旅游攻略

太姥山太姥山景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有着“海上仙都”之美誉,是一个以花岗岩山峰和洞穴为主要特征的景区。位于闽浙边境,交通便利,不管是浙江南下还是从福州北上,都非常方便。自驾游:G15高速公路(又称沈海线、同三线)

2022年,太姥山景区将有新变化!

近日,太姥山景区太姥洋村口至玉湖宾馆道路“白改黑”改造工程开始施工,预计年前建成通车。该项目的动工,也正式开启2022年太姥山景区提升的序幕。据悉,太姥洋至玉湖宾馆道路原为乡道Y975秦太公路,自2001年建成通车至今已达20年,道路存在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原油期货网谢霆锋歌迷网Java编程学习网张颂文影迷网西门子冰箱评测网丹霞山旅游攻略武汉新闻头条网上海机场股票通威股份A股周生生珠宝燕京啤酒A股票遂宁头条新闻网娄底新闻头条网交友征婚信息网代驾平台资讯网
太姥山旅游攻略-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境内,北邻温州118公里、南距福州200公里,三面临海,于东海之滨,有“海上仙都”之称,景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太姥山与雁荡山和武夷山成鼎足之势。太姥山最美的是看峰,摩霄峰游览区是登高远眺的最佳去处,且来了太姥山一定要到太姥娘娘殿拜拜。
太姥山旅游攻略 miaomiaobi.com ©2022-2028版权所有